以科技赋能“中国饭碗”——对话益海嘉里金龙鱼总裁穆彦魁

美食资讯 2025-04-17 趣味人生 105803

在益海嘉里金龙鱼工厂,一粒粒稻谷被“吃干榨尽”,也完成了数倍的价值跃升。

“我们多年潜心研发的‘水稻循环经济模式’,不仅让稻谷变身为品牌大米,更将稻壳、米糠等副产品变废为宝,转化成了生物质能源、活性炭等高附加值产品。”益海嘉里金龙鱼食品集团股份有限公司总裁穆彦魁介绍道,这一模式既提升了粮食收益,更在节能降碳、可持续发展方面发挥了重要作用。

从粮食安全到餐桌健康,从乡村振兴到绿色低碳……近日,益海嘉里金龙鱼食品集团股份有限公司总裁穆彦魁做客央广网,分享成立30余年来见证和引领的农业生产变革实践。“以科技力量端牢‘中国饭碗’,用创新守护国民‘幸福餐桌’。”

益海嘉里金龙鱼食品集团股份有限公司总裁穆彦魁做客央广网 图片来源(央广网拍摄)

稻谷“变形记”:“吃干榨尽”的精深加工减少田间损失

“科技手段可以大幅提升粮食生产、加工、储运和销售等各个环节的效率与安全性,对于推动农业现代化、提升粮食生产效率、保障国家粮食安全等方面具有重要意义。”穆彦魁指出。

在益海嘉里金龙鱼研发的“水稻循环经济模式”下,一粒稻谷不仅可以生产品牌大米,也使稻壳和米糠这些看似无用的副产品,通过创新技术转化为生物质能源、活性炭等高附加值产品。

比如,米糠榨取稻米油精炼技术的突破,就可在一定程度上缓解我国油料进口的压力。“如果全国年产2亿吨水稻的副产品米糠全部用来榨油,就相当于1300万吨大豆的出油量,可以节约1.1亿亩大豆的种植面积。”穆彦魁算了这样一笔账。

“吃干榨尽”的精深加工减少了田间损失,开发的副产品也提高了资源利用效率和种粮收益。穆彦魁强调,发展水稻循环经济不仅能让消费者用上更好更健康的产品,还能实现节粮减损,保障国家粮食安全,实现经济效益、生态效益、社会效益的三重丰收,正是“藏粮于技”的生动体现。

乡村产业振兴:订单农业让农民获得更多实惠

作为农产品加工企业,益海嘉里金龙鱼与农民始终保持着密切的联系。“帮助农民致富,也是我们一直以来的一个宗旨。”穆彦魁说。

近年来,益海嘉里金龙鱼在全国范围内推广订单农业。以久负盛名的河北张家口的蔚县小米为例,益海嘉里金龙鱼通过订单种植模式,将上游的谷子种植户与下游的电商等经销商紧密相连,形成了一条完整的产业链。小米和其他杂粮就这样经过深加工完成了价值飞跃。

更令人欣慰的是,产品销售的纯利润并没有留在企业的口袋里,而是以帮扶基金的形式回流到了蔚县,与当地政府携手改善村镇的生产生活条件,完善基础设施。

“我们总会将一部分利润反哺给农民,把农产品增值收益留在农村。”穆彦魁表示,订单农业本是随行就市,但给合作农民的价格始终高于市场价。“让他们获得更多收益、更多实惠,心里也更踏实。”

发展新质生产力:满足消费者从“吃饱”到“吃好”

科技创新不仅是推动产业创新的重要驱动力,也是培育和发展农业新质生产力的关键。

穆彦魁表示,发展农业新质生产力要真正瞄准产业所需。在粮油行业,满足消费者从“吃饱”到“吃好”“吃得健康”的食品消费需求始终是第一位的。

“中国拥有庞大的健康需求人群,年轻人对健康的个性化需求也日益增长,‘药食同源’‘治未病’等观念已形成社会共识,为特定人群量身打造的健康功能性产品是大趋势。”穆彦魁说。

穆彦魁介绍,公司依托强大的研发创新实力,已开发出多款兼具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的健康功能食品。例如,通过绿色精准适度加工技术,成功研发出零反式脂肪酸食用油,还有专为糖尿病人和老年人群食用的荞麦、青稞、燕麦等低GI制品。

在穆彦魁看来,大健康产业是当前蓬勃发展的朝阳产业,健康功能性食品是其中的核心环节,能够助力改善国人膳食结构,进而提升国民营养健康水平,推动大健康目标早日实现。

粮油行业绿色转型:力争到2050年实现温室气体净零排放

粮油行业,这一传统意义上的高能耗领域,正逐步成为科技创新与绿色发展融合的前沿阵地。

穆彦魁介绍说,益海嘉里金龙鱼积极响应国家“双碳”目标,于2023年初提出了“力争到2050年实现温室气体净零排放”的目标。所谓“净零排放”,是指某一特定地区、行业或企业的温室气体排放量,与其减排行动所吸收或抵消的碳排放量相互抵消,从而达到零排放的状态。

在推进绿色低碳发展的过程中,企业构建起了一套全链条的绿色体系。从研发、生产,到包装、储运,再到销售终端,每一个环节都力求减少碳排放。

穆彦魁透露,2023年,公司投资了上百个节能减排项目,通过综合利用生物质能源、沼气回收、清洁电力等措施,共减少了超过百万吨的温室气体排放。

绿色工厂建设也是益海嘉里金龙鱼在绿色低碳发展方面的一大亮点。穆彦魁介绍,通过技术创新、节能减排和资源循环利用等措施,公司已经成功打造了多个国家级和省级绿色工厂。

“我们将继续秉持可持续发展理念,不断探索与实践,为粮油行业绿色发展贡献力量,共筑净零排放的美好未来。”穆彦魁表示。(王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