常州从成都挖来的传感器公司,再获数千万元融资
近日,常州伊贝基位移科技有限公司(下文简称“伊贝基”)完成数千万元A+轮融资,资料显示,伊贝基成立于2021年2月,位于常州新北区,专注于位移传感器(旋转、直线),尤其是微型光电位移传感器与伺服控制系统的研发和制造,已达到世界领先水平。
 
   值得一提的是,伊贝基的前身是成都伊贝基科技有限公司(下文简称“成都伊贝基”),成立于2007年,一开始从事书籍档案自动数字化仪的研发和生产,2012年全面转向高精度光电位移传感器的研发生产,2021年成立常州伊贝基公司,并将总部迁至常州。 因此可以说,伊贝基是常州从成都“挖过来”的传感器公司。 总部迁至常州后,伊贝基企业发展速度和融资速度明显加快,已获得了4轮融资,其中,伊贝基于2022年获得银杏道投资天使轮投资,于2023年获得毅达资本与咏圣资本A轮投资。    伊贝基产品技术经过了十八年的技术沉淀与迭代。其产品由于基于自主知识产权可控的特殊芯片、算法和结构,具有高精度、高抗干扰能力等特性,这也为其塑造了极高的技术壁垒。   伊贝基公司创始人为吕力,目前持股约29.81%,为最大股东。      伊贝基在位移传感器领域拥有独立自主的知识产权,微型光电位移传感器与伺服控制系统已经达到世界领先水平。公司自主研发的反射式光栅编码器精度达到了传统传感器的2-64倍,最小外壳直径仅有5mm。公司的伺服矢量驱动技术实现了高精度调速(0.01-2000rpm)和零速额定扭矩输出,可以减少对减速器的依赖。产品可广泛应用于航空航天、医疗器械、智能控制等领域。   2019年9月,伊贝基四川江油高新工业园区落成投产,标志着伊贝基达到单班年10万套以上的生产能力,能更好地适应市场日益扩大的需求。生产基地总投资1000万元,占地面积约2000多平米,主要由高规格万级超净车间和恒温精密装配车间及辅助加工设施组成。   据银杏道投资披露,伊贝基凭借其高精度位移传感器技术,打破了国外技术垄断。其产品通过国家科技部认证实验室检测,获得ISO9001质量管理体系认证,并被认定为“国家重点新产品”。   此外,伊贝基在国家工信部首届《中国制造2025》双创大赛中获得全国总冠军荣誉,被认定为“工业强基核心基础技术”。   伊贝基目前的技术水平能够广泛覆盖并完全满足航天航空、军工以及民用领域的多样化需求,展现出卓越的通用性和稳定性。       公司产品广泛应用于航空航天、医疗器械和智能控制等领域,如航天低轨卫星星间激光通信系统、航空光电吊舱与舵机、航天陀螺仪状态传感器、医用加速器的多叶准直器(MLC)和胰岛素泵等。   伊贝基的市场化机会正在爆发,尤其是航天低轨卫星的快速发展。GW星座和千帆星座是中国两个重要的低轨卫星星座计划,分别由中国星网和上海垣信牵头建设。   GW星座:由中国星网主导,计划发射12992颗卫星。GW星座搭载星间激光链路,抗干扰能力较星链提升30%。该星座包含两个子星座:   GW-A59子星座:6080颗卫星,分布在500公里以下的极低轨道。 GW-A2子星座:6912颗卫星,分布在1145公里的近地轨道。   千帆星座:由上海垣信牵头建设,计划分三期部署:   一期:648颗卫星,提供区域网络覆盖。 二期:1296颗卫星,实现全球网络覆盖。 三期:超过1.5万颗卫星,提供多元业务融合服务。   除了航天领域的不断拓展,伊贝基的产品在光电吊舱、舵机与电传控制、制导炮弹等军工领域有着广阔的应用前景。   此外,伊贝基的产品在民用领域也有广泛的市场空间。其产品适用于医疗设备、工业自动化和机器人等领域,伊贝基有望迎来快速发展的机遇。
审核编辑 黄宇
- 睿远研究院丨IO-Link规范解读(六):主从站状态机解析
 - 从“纯电困境”到“增程破局”:eVTOL动力系统技术路线对比与演进趋势分析
 - 基于HT的智慧航运数字孪生系统开发
 - 跟记者“移起向青”:看中国移动如何“智”绘高原
 - 华为全联接大会2025:华为云以AI新引擎,重塑千行万业智能跃升
 - 第三届IPv6技术应用创新大赛AI WAN赛道正式启动,邀您来战!
 - iQOO 15正式发布:全维度跨代升级,又一款性能旗舰巅峰杰作
 - 5G赋能 智教未来,中信科移动构建数字化人才培养新生态
 - 中国移动联合华为APT安全防御创新实践斩获ICT中国(2025)案例一等奖
 - 海信发布RGB-Mini LED双旗舰电视,定义全球画质新标杆
 - 中兴通讯亮相2025中国移动全球合作伙伴大会,与中国移动共创数智未来
 - 中国移动发布AI+数字政府焕新能力体系 谱写AI+数字政府新时代
 - 研投协同结硕果:信而泰与中国移动联合发布国产化万级终端模拟器XWU-S100
 - 精密工件非标定制工业超声波清洗机方案难点
 - 旋转花键的多元应用
 - 金价再创历史新高,港股黄金股狂飙!节后A股有色板块会否接棒向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