面朝黄土背朝天→智慧春耕 农业科技助力春耕生产提质加速
央视网消息:眼下,春耕春管也正在忙碌当中,在山东临沂蒙阴县,当地实行部门联动机制,通过检修农机具、强化科技服务,不断提高生产效率。
这几天,在蒙阴县一家农机专业合作社的农业生产示范园里,几台翻土机在田间穿梭,深耕即将播种的农田。来自当地农业农村局的农技专家则在察看土壤墒情、麦苗长势等,并向合作社成员们讲解春季管理问题。
此外,蒙阴县还加强对购机补贴等惠农政策的宣传,储备充足的农业生产物资,提高群众保护耕地和种粮积极性。同时,当地还组织彩虹共产党员服务队对辖区内的基础设施全面排查,多措并举为春耕生产提供坚强保障。
河南光山:科技助力春耕“育秧”从地上搬到“空中”
秧好一半禾,苗壮一半粮。眼下正是早稻育秧关键期,在河南省光山县,当地农民运用农业科技,将水稻育秧场景从室外搬到室内,实现培苗自动化、智能化,助力春耕生产提质加速。
走进光山县青龙河农机合作社的智能化育秧工厂记者看到,一条全自动育秧流水线正高效运转,机械臂精准播种、智能温控系统实时调节环境、运输车穿梭送盘……传统“面朝黄土背朝天”的春耕场景被科技感十足的“智慧春耕”取代。负责人介绍,通过自动化流水线播种,到量化进行出秧。今年秧子已经出来了,上到自动化苗仓上。通过工厂化立体育秧,节省人工,节省成本。
在过去,利用传统育秧方式育一亩秧苗需要3―4人轮班值守,揭膜通风全靠经验,遇上连续阴雨,秧苗质量大打折扣。这个智能化育秧工厂配备了物联网环境监测、自动化精量播种、水肥一体循环喷灌等先进设备,通过中央控制室一键操作,实现温度、湿度、光照的精准调控,秧苗成活率从70%提升至98%以上,生产效率较传统模式显著提升。仅这一个智能化育秧工厂内,全年就可产出5万亩秧田用苗,不仅能满足本地农户秧苗需求,还可辐射到周边多个县区,助力春耕生产。
作为河南省稻米的主产区,信阳市集中育秧、培育壮秧,建设智能化育秧工厂5处、连栋式育秧大棚400余处,将传统分散式农户育秧改为规模集中化工厂式育秧,努力推进主导产业的规模集中。
- 平安银行上半年营收净利降幅收窄,零售业务依然承压
- 财报前瞻 | 延续强劲势头!哔哩哔哩Q2营收有望增长20%
- 全球最大矿业公司必和必拓业绩下滑,创纪录的铜矿业务挽回部分颓势
- 2025东莞台博会9月启幕,电子信息与生物医药参展商超70%
- 千金药业发行股份购买资产过会
- “反内卷”成效初显!7月汽车、光伏、钢铁价格回暖 工业增速短期放缓
- 坚守长期主义 打造“百年老店”
- 加码布局智慧信贷!安硕信息拟定增募资不超6亿元,公司提示存货高企、募投效益未达预期风险
- 纾困计划“爆雷”,华创证券状告贵州百灵大股东!17.61亿元资金恐难追回?
- 江特电机发布异动公告:持有或控制锂矿资源量超1亿吨
- 半年大赚121亿元,7000亿巨头公告:第二季度营收首破2000亿元;股价再创历史新高
- “关键信号”已现?穆迪首席:以史为鉴 美国已处衰退边缘!
- 茶香存“火药味”!澜沧古茶中报预计转亏,管理层震荡波及营收,股价“破发”近六成
- 许倬云先生讣告发布:先生魂归,隐入他毕生所钟的历史之中
- 体坛联播|WTT横滨赛签表出炉,伦敦世乒赛扩军至64队
- 韩媒曝光尹锡悦拒捕细节:脱了囚服躺地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