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新时期比较文学学科主要奠基人乐黛云逝世
中新社北京7月27日电 (曾玥)据北京大学中文系27日发布的讣告,北京大学中国语言文学系教授、中国新时期比较文学学科的主要奠基人乐黛云因病医治无效,于7月27日3时46分在北京逝世,享年94岁。
资料显示,乐黛云1931年1月出生于贵州贵阳,1948年考入北京大学中文系,1952年毕业后留校工作,从事中国现代文学的教学与研究,后于1986年晋升为教授、2001年离休。
20世纪80年代起,乐黛云投身中国比较文学学科的创建和人才培养:1981年主持成立北京大学比较文学研究会和北京大学比较文学研究中心,1985年主持创建北京大学比较文学研究所并担任首任所长,还先后担任国际比较文学学会副主席、中国比较文学学会会长、中法合办《跨文化对话》杂志中方主编等学术职务。
乐黛云的学术著作以及编著、主编的丛书、教材如《比较文学与中国现代文学》《北京大学比较文学研究丛书》《世界诗学大词典》《比较文学原理》等,产生了深远广泛的影响。
![]() |
讣告称,乐黛云是新时期具有重要影响的学科建设者、学术领导者,对中国比较文学学科的发展作出了开拓性的杰出贡献,在比较诗学、中国现代文学、跨文化研究等领域成就卓著。
“乐黛云先生是一位德高望重的师者和卓越的教育家。”据讣告追忆,她先后主持创建了中国大陆第一个比较文学方向硕士点、博士点和博士后流动站,开设“比较文学概论”“比较诗学”等课程,为中国比较文学研究和教育事业、国际汉学研究领域培养了一批出色人才。
“乐黛云先生是大时代的女儿。”讣告说,在中国从传统走向现代文明的历史性变革中,乐黛云既是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开掘者和自觉继承者,也是五四精神的捍卫者和践行者。“她一生品行高洁,以真诚自信、宽广无私的胸怀与眼光,以及敢为天下先的胆识,感召和培养了一代又一代学人。”(完)
【编辑:胡寒笑】- 当“中关村”遇见“地球村” 这场科技盛会共绘未来
- 2025全球科技创新高端智库论坛成功举办
- 20余部影片上映!清明五一档释放大活力
- 中国证监会集中修改、废止部分新公司法配套规章、规范性文件
- 十四届全国人大三次会议9160件代表建议统一交办
- “友你一起 趣享美味” 好丽友亮相第112届全国糖酒会
- 天丝集团CEO许馨雄:消费是中国经济增长核心驱动力
- 古蜀迎春风 习酒襄盛会
- 一个发霉橘子卖500元?家里剩的还扔不扔……
- 面朝黄土背朝天→智慧春耕 农业科技助力春耕生产提质加速
- 文化中国行丨肇兴:千年古韵 侗寨振兴
- 报效祖国 建功西部|以梦为马越天山――青年支援边疆建功故事
- 让科研评价激发创新创造活力――我国科研人才分类评价改革不断深化
- “含绿量”不断提升,期货行业持续助力绿色转型
- 1-2月份国民经济起步平稳 发展态势向新向好
- 旅游市场“下沉” 年轻人乐探“宝藏小城”